BIM学院
 首页 | 学院概况 | 党建工作 | 学院风采 | 协同育人 | 学院文件 | 校内下载 
站内搜索:
 
  首页
 通知公告 
 学院动态 
 左滚文章 
 
  学院动态    
数字建造微专业你了解多少?
2024-12-28 12:26  

长春工程学院数字建造微专业从2023年开始招生,实现对主专业的拓展和延伸。采用校企联合共建、企业高工“走进来”多重人才培养模式,打通数字建筑人才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的“最后一公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微专业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主专业学习以外,围绕某个特定专业领域、研究方向或者核心素养,通过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的需求,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

微专业更重视学科交叉,课程内容更灵活,教学方式更多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专业课程设置陈旧、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促进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开设“微专业”的高校有300多所。北京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学院、山东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工商大学、深圳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都陆续开设了微专业。

为什么学生对微专业这么感兴趣?数字建造微专业有什么特色?学生为何对微专业充满热情?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长春工程学院数字建造微专业的独特魅力。

一、锚定国家数字战略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数字中国建设”。这一战略旨在推动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并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作为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预计到2025年,我国将基本形成BIM技术的框架和标准体系。这将有助于推动数字建筑、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促进城乡建设数字化转型,并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BIM技能人才培养“直通车”

2022年住建部在《“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中,BIM、数字化、智能化等关键词被频繁提及,具体表现为:BIM出现18次,数字化出现13次,智能化出现高达30次。规划强调了这些技术在建筑业转型和升级中的重要性,旨在推动建筑业向更加智能化、数字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BIM人才培养将成为关键,数字建造微专业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数字建造专业知识、技能和素养,解决与主修专业相关的数字建造领域专业问题,数字建造微专业是BIM技能人才培养的“直通车”。

三、“基地+考点+证书”培养模式

构建“实训基地+专业考点+权威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实践技能与行业认证水平。学院与头部企业共建自主工业软件(BIM)应用人才培养基地;学院是全国BIM技能考试考点和培训点;学生完成学习考取全国BIM技能等级考试证书,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获得职业技能证书,增加未来就业竞争力。

四、“实操+实赛+实战”能力培养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实践学时达到总学时的75%。采用“实操演练+实战竞赛+实战项目”三维一体教学模式,全面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

五、课程“小而精”

推出“小而精”特色课程,总计16学分,精心规划在两个学期内完成,确保学生深入掌握核心知识,提升学习成效。课程小而精、短平快,不占用学生更多课余时间。

六、小班教学

每届班级学生30人。小班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情况。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教师进行互动,包括提问、讨论等,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小班教学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管理课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指导,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小班教学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掌握学习方法。小班教学提供了更佳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交流,拓宽视野,同时也能看到其他同学的进步,产生学习的动力。

七、课证融通

实施课证融通制度,学生可通过取得微专业课程和BIM技能等级证书置换学校课程学分,提升学习效率与职业竞争力。

八、专职班主任

微专业班主任是为辅助学生开展微专业学习及新兴技术职业发展的兼职工作岗位,负责学生日常学习、教学管理、专业指导、职业规划、心理疏导、后勤保障等工作。

九、专项奖学金

对学习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学生,学院将予以表彰和奖励,以此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再创佳绩。

未来数字建造微专业将不仅为在校生提供服务,还将向社会开放,并将以“‌职普融通”方式,推进与学院和高职院校合作,双方共同设计课程、实行学分互认,全力打造长春工程学院微专业品牌。

微专业热潮下引起高校教育之变。微专业丰富课程体系,涵盖更多新兴领域和前沿技术。高校更加注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微专业将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向深处发展,更多高校将开设丰富多彩的微专业,为学生就业增添动力。


 

【内容审核】

撰稿:李   莹

初审:李   莹

复审:王   丹

终审:韩风毅

关闭窗口

长春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